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

[展覽] 帕克特(Parkett) X 藝術家─220件合作計畫 + 5




突然停課的偷閒下午在搖搖晃晃的捷運上,突然心念一轉的搭往了淡水的班車。
轉車、上車,下一站:圓山。
捷運上查了一下台北美術館當期的展覽,發現有著Parkett獨立雜誌的聯合展覽。一直以來對著獨立雜誌有著相當的熱愛,不管是WaterfallCaoco、小事物、BranD、聽覺觸覺號、360度或是最近小小知名的Kinfolk,都讓我不禁感到:「這世界還有很多很美好、很驚奇的事情吶。」

(之後有時間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鍾愛的幾本獨立雜誌,目前還在繼續挖掘新貨就是了。)

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在帕克特x 藝術家的展覽內所看所得,首先來了解一下這次的展覽內容:


1984年創立於瑞士的帕克特(Parkett)雜誌,創刊精神強調與藝術家合作,每期邀請當前備受矚目的當代藝術家進行特別創作計畫,雜誌文本內容則由藝術家推薦邀請作者,以專題研究方式為其創作脈絡撰寫專文刊登出版。近三十年努力,與帕克特共同合作的藝術家已近200位,當中包含路易絲‧布爾喬亞、理查‧塞拉、崔西‧艾敏、達米安‧赫斯特,安尼施‧卡普爾、艾未未及杉本博司等,其豐富累積成果實現了「小博物館大圖書館」的概念。本次展覽完整呈現帕克特創刊至今92期雜誌內容,220件藝術家合作計畫,以工作室、遊戲間、衣物間、花園、城市及閱讀室等主題區分作品特色,此外,本次另闢展區特別呈現臺灣及日本5個機構與藝術家的創作計畫,回應帕克特主張當代藝術不同角色共同合作的理念。(取自台北美術館

Parkett創立至今,一直以推廣當代藝術為己任,介紹了海內各式各樣的藝術家,雜誌內容不像現今雜誌多以圖像取代文字,內容相當豐富,但以德文為主。

不得不說展覽內很多作品其實我看不太懂,也不太了解背後的意義(難怪是當代藝術?),但有一些作品是在看的當下,就會產生某種說不出的感覺,在那個瞬間,我就記住了。

以下會介紹我在展覽內有所感觸的作品(純屬個人觀感,所以也沒有要去了解藝術品背後的意義):

1. Gillian Wearing/ “Sleeping Mask”



這項作品是以立體呈現,極度真實並以實際大小製作,擺設的位置也與多數民眾同高。仔細看的話會看到其實眉毛是畫出來的,毛髮不真。會抓住我的注意力的原因在於日前看到的一個展覽介紹: Genspace



Genspace是由藝術家Heather Dewey-Hagborg與其他生物學家共同創作。Heather將隨機在路上收集的陌生人 DNA,利用培養皿培養,接著進入 3D 印刷的階段,把陌生人臉孔印刷出來,並附上陌生人的DNADNA的取得來自地上的口香糖、毛髮、香煙、牙刷等等。
到底像不像、真實性如何,這我們不得而知。(但還是很嚇人啊!)






2. John Baldessari/ “Raised Eyebrows/Furrowed Foreheads”




乍看之下我其實沒感覺到什麼, 但仔細看了一會兒會覺得其實蠻有趣的,John以人臉上抬頭紋為題材,並以彩色的直線線條『試圖』將皺紋撫平。藝術乾淨的平整與人臉上的紋路作對比,有趣的表現。

3. Glenn Brown/ “Disorder”



很多作品會以古典會畫作題材的變形(如Banksy,下次再介紹),這幅也不例外。將經典的婦女圖融化並毀容,卻創造出一種頹廢的美感。

4. Kara Walker/ “Boo-hoo”




這幅有種詭譎的美感,乍看之下會有種剪影式的黑色浪漫,有點類似阿達家族裡的成員。


我站了一下發現作品的眼睛原來是有眼球的,是往下看卡通眼球。
頓時那種美感就消失了,只剩下逗趣感。

5. Mike Kelly/ “Goethe quote”



不得不說我就是被那個好像是草泥馬的頭像給吸引><,仔細看發現是一堆草以及莫名的黑色眼睛。下面有著一段歌德的引言:
“Imagination lies in the wait as the most powerful enemy, naturally raw, and enamored of absurdity, it breaks out against all civilizing restraints like a savage who takes the delight in grimacing idols”.
(想像力在等待最強大的敵人、最自然的材料,並迷戀荒謬本身。它打破了文明的束縛,就像野人需要鬼臉偶像。)
雖然不太懂歌德想表達什麼,我猜是在說想像力本身就是荒謬,但它也打破了文明給人的枷鎖。

6. Thomas Demard/ “Gangway”




我第一眼看到這幅作品時,沒聯想到他其實是飛機的登機艙,反而以為是個臉。
(而也這個作品使用的媒材蠻酷的)

7. Kelly Walker/ “Untitled”



純粹很可愛

8. Peter Doig/ “Gasthof”



這個藝術家讓我想到之前在好樣書店看到的一本書,那時候真的好想買喔,但實在太貴了($1500)所以作罷。喜歡這種作品的本身也是其中的黑色幽默,很詭異。


9. Mark Bradford/ “The Once and Future King”




石中劍!我真的很好奇他是怎麼把小小的刀塞進那顆石頭裡,觀看好久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(感覺就是顆石頭啊,應該也不是保麗龍

10. Thomas Hirschhorn/ “Swiss Made”



厚紙板外面鋪上銀色(俗麗)的亮面包裝紙,大型的鐘錶做的相當簡陋,但標題又諷刺性的提及了『瑞士製造』,反諷意味十足啊。

11. Karen Kilimnik/ “Rapunzel”



Rapunzel 是耳熟能詳的『長髮公主』,作品使用了短短的毛線象徵了長髮公主的髮束,擺放的小草地可能象徵著長髮公主髮束的掉落。

12. Isa Genzken/ “Al Dente”



餐盤裡的彩色牛是可以被理解的,是食物。將恐龍漆成彩色也放在餐盤裡,感覺就是小孩子將自己的玩具放上餐盤裡假裝是食物。
但事實上,恐龍跟牛的對比有種很奇妙的感覺。

13. Pipilotti Rist/ “The help”




老實說我真的蠻喜歡這個作品的,雖然做品名是『幫忙』但實際上的動作比較像是擁抱。女主角長得是很經典的西方棕髮女性。(棕髮比起金髮有種保守、愛家的錯覺)但非常神奇的是,
女主角有著濃厚的腋毛!非常明顯的刻意突出的腋毛!除此之外,左腿流下的血跡像是象徵著流產,左右腳的對比明顯。右腿是保守經典的襪子及鞋子,左腿則是血紅的『液狀絲襪』。
藝術家刻意打破世人避諱的印象(女性腋毛、陰部流血),大膽的展現(與人同樣大小),反諷的幫忙是不是其實是需求的擁抱?

14. Tony Oursler/ “Talking Light”





這個作品則是以動態呈現,隔起來的小房間內只有一顆細長的微弱燈泡,及一張破舊的椅子。燈泡的亮度隨著說者鬼魅的音調而調整。說者以著氣音、模糊的聲音說著不知名的話語,時大時小的控制著燈光的閃爍。

一個人的房間,有著使人迷醉的黑色美學。




個人觀點:
(其實整篇都是個人觀點),最後想說的是,這個展實在很用心,不管是空間的搭配、展覽的內容或是提供的超精緻明信片(還有作品明信片組可以免費拿喔!),裡面也有著閱覽室及副展。副展有著其他藝術家平常的閱讀書籍,今藝術全套展覽及Lovely Daze(由馬唯中及蔡佳葳所創立的獨立雜誌,在紐約設計圈小有名氣)的介紹。



整個展仔細看並在那直接翻閱雜誌,可以耗一整天的時間!

我自己也很欣賞北美館這次的用心,也引進更多的獨立雜誌讓大家能夠認識並且進一步了解當代藝術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趕快前往觀賞喔!
(北美館票價學生才$15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